世界罕见!25岁女子有21种人格,其中竟然还有一种兔子人格!



很多热门影视作品中,常常出现一些有人格分裂症的角色,从而引发各种脑洞大开的戏剧情节。这种人格分裂症,心理学上称为分离性身份障碍(dissociative-identitydisorder),简称DID,指的是一个人意识里会出现多重人格,并且在个人身上体现为自我认知的不连贯性。这种不连贯,体现再个人行为、记忆、情感甚至运动能力上。

 

真实世界里,患有DID的病患其实不在少数,但普通人对这类人群却很陌生。这次,一位25岁受多重人格困扰多年的女性DIA向媒体分享了自己从发现精神障碍后,就医、确诊、尝试治疗到适应和接受一切的全过程,向大众揭开了人格分裂人群的神秘面纱…


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,DIA切换了三次人格,我们能通过DIA的讲述更真切清晰地感受人格分裂患者的世界:

 

性格分裂时,像做白日梦

就诊时受人格障碍干扰,导致诊断不准确

 

DIA在很小时就会感觉自己脑海里有别人在说话,到了22岁,她感觉自己精神状态甚至分不清现实和梦境,陷入抑郁和焦虑,为了解脱痛苦她开始求助了心理医生。

 

广告君



患有DID的病患在人格分裂时,自我意识像做白日梦,某个瞬间意识存在却感觉跟身体抽离,因此很多DID患者在最初患病是意识不到自己有多重人格,通常这些患者在确诊前,常常患有焦虑和抑郁,甚至自残倾向,因此一般会被诊断为抑郁症,而确诊患有DID通常需要5~7年时间的精神治疗的摸索。

 

起初,医生误诊DIA患有其他心理疾病,因为DIA在就诊时受到多重人格的干扰向医生“撒了谎”(与医生聊天时人格常常已经不是DIA,她描述当时她脑海里有另外的声音)——导致医生的误诊。于是,医生初步诊断她为双相情感障碍。

 

之后,因为医生确诊结果与她真实患病情况不符,无法获得准确的治疗,DIA的分裂越来越严重——



她发现自己的意识与现实越来越脱节,主人格意识总感觉做梦,经历的事情总让她感觉做过了又像没做过——就像看了一场电影,忘了所有电影的细节,只记得看过电影这件事。这让DIA的生活充满困扰,感觉自己像幽灵,自己意识不在场,肉体的感知也迟钝和麻木,甚至连手指划伤出血,也像在看别人的走,感觉不到疼痛。

 

除此之外,人格切换让她丧失时间感,时间的流逝也变得模糊且不连贯。

 

自己的症状与医生诊断的结果不符,不能得到有效治疗,日常的痛苦依旧困扰着DIA。开始记录下自己的患病感觉,尝试网上查找自己的病症。



在网上,DIA在一个心理疾病患者互助小组认识了精神障碍网友Rudy,经过一段时间交流,Rudy发现DIA实际上患有多重人格症,DIARudy的提示后开始重新从DID方向记录自己的症状。

 

性格首次切换,DIA变成Bea


采访到此刻,DIA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、沉稳,听起来有些防备。BEA人格的DIA还告诉记者,刚刚受采访的人格,并不是她的主人格,而是MichaelaDIA体内一个活泼、热情、外向的人格)


记者听后询问Bea 人格切换是什么感觉?

 

Bea说很难描述,说可能就是几秒钟的事情,应该是Michaela人格在向记者描述时触发了什么情绪导致的人格的切换——因为相比不太会逻辑地叙述事情的Michaela(M)Bea更适合接受应对采访。会不会是因为导致了DIA的人格切换?


她告诉记者,人格在切换过程中,每个人格是有交流的。因此Bea虽然在前几秒的状态比较模糊,但很快就理解DIA为何接受此次采访,开始更稳定有逻辑地介绍DID患者的体验——


Bea(B)向记者介绍,每个人格都有长处和短处。比如M就是善于交际的友好人格,但同时有多动症;而B这个人格,有强迫症(每次比如洗盘子杯子等清洁,都要重复5次),这个人格虽然擅长数据、有责任感,但过于洁癖,根源其实是一直有焦虑感。



人格间的切换往往是被动的,通常是某个场景触发了某种情绪,人格才会切换。人格之间有交流和协调,但不代表记忆和经历是实时共享,所以“断片”的感觉也常常出现。

 

DIA表示,为了寻找治疗办法,她还咨询了国际创伤和分裂研究协会的专家,就是她后来的主治医生。


说到此,DIA声音又变回最初采访的活泼、热情——这次DIA身体的人格,又从B切换回M

广告君



M向记者继续介绍,因为M这个人格知道B马上要提到DIA的主治医生了,而M非常喜欢这名主治医生,所以触发了人格切换开关,DIA的主导人格切换成了M


dia 人格 人格切换 切换 意识 感觉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